评估客堂

了解最新评估知识

收益法评估知识产权的适用情形

#评估客堂 ·2025-09-08 09:04:45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知识产权资产的未来

知识产权资产估值收益法,是指通过预测被评估知识产权资产未来所能产生的预期收益,并采用合理的折现率将这些未来收益折算成当前价值,从而确定该知识产权资产市场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该方法适用的基本前提条件包括:

(1)待评估的知识产权资产所对应的未来预期收益应当具备可预见性,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进行量化评估。

在收益期内,知识产权权利人所面临的未来预期收益风险具有可预测性,且能够以货币形式进行量化评估。

(3)被评估的知识产权资产其未来收益周期具备可预测性。

收益法在评估知识产权资产时,常见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三种:许可费节省法、增量收益法以及超额收益法。

① 许可费节省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估算“虚拟许可使用费”,即假设企业若未拥有该知识产权,则必须向第三方支付的许可费用。通过分析因自主持有该资产而避免支付的许可支出,将未来经济寿命期内每年节省的费用,按照合理的折现率折算至评估基准日,从而得出知识产权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一方法本质上是基于“避免成本”的逻辑进行价值推算。在实际操作中,若存在许可协议,其费用结构可能不仅包含一次性入门费,还可能包含与年营业收入或经营成果挂钩的递延分成费用。因此,评估时需综合考虑此类动态成本因素,并将其合理折现,以全面反映知识产权带来的经济收益。

② 增量收益法。该方法本质上是依据对未来额外收益的合理预期,来衡量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手段。其核心思路在于:通过比较一家持有特定知识产权资产的企业与另一家未持有该资产企业在财务表现上的差异,来识别并量化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新增价值。具体而言,就是预测企业在运用该项知识产权后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或现金流提升,与同等条件下未使用该资产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或现金流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差额即构成该知识产权所贡献的增量收益。 在确定增量收益后,评估人员通常会采用合适的折现率,将未来各期预测的增量收益(无论是利润还是现金流)折算为现值,从而得出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或者在假设增量收益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运用资本化率对恒定的增量收益进行资本化处理,实现价值估算。由于该方法重点在于衡量知识产权带来的“超额利润”或“溢价收益”,因此也常被称作“溢价利润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两类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一是企业因拥有该知识产权而实现的收入增长,即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等方式创造附加价值;二是企业因应用该知识产权而实现的成本降低,例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等所带来的运营成本节约。

③ 超额收益法。该方法通过测算归属于目标知识产权资产所贡献的收益的现值,来评估其经济价值。具体操作中,首先估算知识产权资产与相关其他资产共同产生的总收益;随后,在总收益中剔除其他贡献要素(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等)所对应的合理回报,将剩余部分识别为由知识产权本身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最后,将这一超额收益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或运用资本化倍数将其转化为稳定的资本化价值,从而得出知识产权资产的评估结果。其中,其他贡献资产通常涵盖企业的运营性资产、生产设备、辅助性无形资产及组织人力投入等。

(来源:搏实资本)

相关标签: 评估 房地产 行业动态

需要了解更多评估客堂?

联系我们,获取专业评估服务

立即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评估师

评估师

评估师